迎接後疫情時代,商務人必備四項核心技能


Google 執行長桑德·皮蔡(Sundar Pichai)在今年五月五日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提到,來疫情趨緩,員工可以透過申請,自由決定自己的工作場域,抱括世界各地任何分公司或是繼續遠端工作

有趣吧!一場疫情解放了工作場域,也永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模式。試想,倘若工作夥伴分散於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國,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更加依賴網路與相關線上工具呢?在這趨勢下我們是否該做些什麼,對於變幻莫測的未來才能有更多的準備?


我認為個人核心能力的強化,以及具備與世界接軌能力,將是未來人才的生存之道。這兩種的能力該如何培養、強化,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四個起點開始:



第一、坦然面對全球化


遠端線上工作的盛行,也代表未來人與人的互動將不再被國境所侷限,如果工作夥伴可以來自全球,同樣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也可以是如此。


過去英語能力一向是人才國際化的指標,不過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國際人才語言能力的定義,是「如何說一種以上的語言(How to speack more than one langrage)」,換言之,我相信在未來,能夠讓自己快速適應、使用目標語言的多語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能力將比以往更加重要。


然而學語言就只有補習這個管道嗎?我認為嘗試為自己建立適合的語言學習情境,並勇於使用不同的語言,是強化、培養自己多語能力的第一步,像是參加多語咖啡與來自不國家的朋友練習語言交換就是個很好的開始,一個以語言學習為共同目標的社群可以提供自己更舒適、安全的環境,其實台灣比你想像的更國際化唷!



第二、自律與時間管理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8大國抽樣分析800個職務與2000種任務後發現,其中20 - 25%的職務其生產力,不受到遠距工作模式的影響。隨著到「公司上班」的需求降低,也開始讓許多企業預計縮減30%的辦公空間以降低開支,如同Google決定開放員工自由申請工作地點,我想遠距工作模式將成為之後的新常態


然而擺脫辦公室的束縛,最直接受考驗的就是員工的自律性,個人時間管理、任務執行規劃,以及如何以儀式感自律地劃分工作與生活的心境,都是讓自己在工作中取得高效率與成效的關鍵要素。


關於在家工作的儀式感,我建議可以透過改變衣著、場域劃分與照表操課三種儀式去切割自己工作與生活的情境、心境,千萬不要因為公私不分讓自己的生活品質變調。



第三、溝通與人際互動


職場、生活因疫情的關係開始高度線上化,訊息大量透過文字與語音傳遞,在剝奪大部分非語言訊息的溝通過程中,如何正確的理解與傳遞訊息將是未來人際互動中的挑戰。


觀察、聆聽、思辨、提問、表達,我認為都是強化溝通能力的關鍵字,當工作場域不再被國境所限制,我們將有更多機會面對來自不同國家形形色色的朋友,對人、事、物的同理能力跨文化的認知與包容,都有助於溝通雙方更加了解彼此,避免認知差異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工作上大量使用E-mail與即時通訊App溝通,使得閱讀與寫作技巧顯得格外重要,推薦大家可以參加《Vista寫作陪伴計畫》,從每天有計劃的閱讀與短篇的寫作,培養自己思辨與書寫的習慣,以及表達觀點的能力。



第四、個人品牌與聲量


無論工作或私人目的,你一定曾經透過Google等搜尋引擎,搜尋想要了解的陌生對象吧?疫情拉開人與人溝通的距離,相信在未來人與人的了解將會更加倚靠網路,無論是社群網站或是自媒體平台。


《雖說職涯築夢踏實,也別忘了經營「個人品牌」讓世界看見自己!》我們曾經談過,內在專業能力固然重要,但要在職場上走跳,時時不忘累積個人品牌與聲量,才是別人真正帶不走的寶藏。既然預期自己可能會在網路上被搜尋,不如現在就開始經營自媒體,掌握自己的話語權!


我除了在不雅內容研究室探討知識產業的脈動,也會不定時在提姆陳與他的不雅文字粉絲團分享個人對於電影、旅遊與時事的觀點,如果你與我志趣相投,歡迎一起按讚加入討論。



2021年五月前台灣一直將病毒阻絕於境外,但隨著防疫破口發生,我們終究還是得面對與其他國家相同的問題。很多人期待這波疫情過後會變好,一切恢復原本的生活,但我認為,隨著疫情流感化,以及更新、傳染力更強的變種病毒出現,我們所面對的未來,勢必是一個與病毒共存的世界,人類各個層面的活動都將從此改變。


 COVID -19加速了工作與生活改變的腳步,但你的腳步呢?



延伸閱讀 -